
昂筠國際相關影片

濺鍍/材料知識
SSD 石墨銅箔散熱實驗 — 降溫達 9~12 ℃ 的實證測試
一、實驗背景與目的
在高效能 SSD 的應用下,其控制晶片(IC)在長時間讀寫時容易發熱。若溫度過高,可能導致效能下降、熱節流或壽命縮短。因此,本實驗旨在透過在 SSD 熱源端貼上石墨銅箔散熱材,來比較其對溫度的改善效果。
二、實驗材料與方法
材料參數
-
石墨銅箔散熱膜:厚度 100 µm、尺寸 20 mm × 20 mm
-
黏貼用膠帶:3M™ 無基材雙面膠帶 467MP(厚度約 60 µm)
-
測試環境:環境溫度 30 ℃
測試軟體與流程
-
使用 Crystaldiskmark 進行固定負載(約 1,500 ~ 1,600 MB/s)的寫入 (Write) 與讀取 (Read) 測試,各測三次取平均。
-
比較三組情況:
1. 空機(未貼散熱片)
2. 市面上某品牌 100 µm 銅箔 + 鎳 + 鉻
3. 本實驗用 100 µm 昂筠石墨銅箔散熱膜



三、實驗結果與數據分析
測試類型 | 實驗組別 | 平均溫度 | 相對改善 |
---|---|---|---|
寫入 (Write) | 空機 | 77.1 ℃ | — |
銅箔 + 鎳 + 鉻 | 70.8 ℃ | 降約 6.3 ℃ | |
石墨銅箔散熱膜 | 64.6 ℃ | 降約 12.5 ℃ |
測試類型 | 實驗組別 | 平均溫度 | 相對改善 |
---|---|---|---|
讀取 (Read) | 空機 | 66.8 ℃ | — |
銅箔 + 鎳 + 鉻 | 61.5 ℃ | 降約 5.3 ℃ | |
石墨銅箔散熱膜 | 56.3 ℃ | 降約 10.5 ℃ |
從結果可見:
-
在 寫入 (Write) 模式下,貼上石墨銅箔後溫度降低約 10–12℃
-
在 讀取 (Read) 模式下,則可降低約 9–10℃
這顯示石墨銅箔在 SSD 散熱上具有明顯優勢。
四、關鍵影響因素與討論
-
貼合品質與膠層厚度
膠帶厚度、黏貼是否平整、空氣間隙等都會影響熱阻。 -
石墨與銅的導熱機制
石墨具有優異的平面導熱性,而銅則在垂直方向導熱優勢明顯。使用石墨銅複合材料可兼顧兩者優點。 -
應用場景與限制
若 SSD 本身已有散熱器(如鋁殼、金屬散熱片),再疊加材料時需考慮厚度與熱貼合效果;此外,長期穩定性、耐久性與貼合膠的耐熱性亦須考慮。
五、結論與應用建議
-
實驗證明:在相同厚度條件下,石墨銅箔散熱膜對 SSD 的控制晶片具有明顯的降溫效果,寫入與讀取模式均可降低約 9–12 ℃。
-
在高性能 SSD 應用(如伺服器、遊戲筆電、高吞吐資料中心)中,建議可搭配此類高導熱膜以提升穩定性與壽命。